昆明列举网 > 教育培训 > 考研/公务员 >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技巧:矛盾的重要性
昆明
[切换城市]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技巧:矛盾的重要性

更新时间:2013-10-08 15:21:39 浏览次数:173次
区域: 昆明 > 五华 > 护国
类别:考公务员辅导班
地址:昆明市五一路46号国防大厦写字楼一、二层
在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行测逻辑推理部分我们经常会遇见一种涉及到真假话的问题,这种题目的特点是在题中给你设定了很多的条件,但真假未知,后让你推出正确的结论,很显然如果按照我们以往的解题思路直接去假设条件的真假去推理,显然在考场中必将浪费很多的时间,这其实也就是命题人的目的所在。那么其实解决这种真假话的问题,中公教育专家认为是有捷径可循的——矛盾.
我们生活中经常听到矛盾这个词,那么矛盾究竟是什么呢?
矛盾的概念非常的抽象,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的逻辑是一种形式的逻辑,矛盾关系是指两个语句或命题之间不能同真(必有一假),也不能同假(必有一真)。不能同真,就是说当其中一个命题真时,另一个命题必假;不能同假,就是说当其中一个命题假时,另一个命题必真。
例如:
“我考研过线了”和“我考研没有过线”互为矛盾
“所有考生考研都过线了”和“有些考生考研没有过线”互为矛盾
“所有考生考研都没有过线”和“有些考生考研过线了”互为矛盾
那么通过对于矛盾定义的了解我们可以发现互为矛盾的两个命题必为一真一假,在涉及到真假话问题时,我们就可以有矛盾的角度出发寻找图突破口。
例题:某珠宝店失窃,甲、乙、丙、丁四人涉嫌被拘审
四人的口供如下:
甲:案犯是丙。 乙:丁是罪犯。
丙:如果我作案,那么丁是主犯。 丁:作案的不是我。
四个口供中只有一个是假的。
如果上述断定为真,那么以下哪项是真的?
A.说假话的是甲,作案的是乙
B.说假话的是丁,作案的是丙和丁
C.说假话的是乙,作案的是丙
D.说假话的是丙,作案的是丙
【中公解析】从题干中,共有四个人的口供,仔细看过之后,丁的口供经过转化其实就是:“我不是罪犯”。很显然,丁和乙的口供有矛盾,所以这两个人必然有一个人是说的真话,一个人说的是假话。在看题干中说四个口供中只有一个是假的。所以得出甲和丙说的是真话,即从甲的口供得出丙是罪犯,再从丙的口供中得出丁是主犯,答案显而易见!
通过中公教育专家对以上例题的讲解大家应该可以发现,遇见真假话问题时,寻找矛盾确定范围是我们首要思路,通过矛盾的真假特性快速的找到正确答案。
更多相关信息动态请关注:云南人事考试网:http://yn.***/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http://yn.***/html/guojiagongwuyuan/
昆明考研/公务员相关信息
昆明考研培训班
五华-护国
2021-01-16
注册时间:2013年09月12日
UID:90028
---------- 认证信息 ----------

查看用户主页